一个月以前,位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试验田内,麦收刚结束,一场别样的花生播种正在进行。
10多位村民分工协作,沿着拉直的定距绳线,掏沟、播种花生种子,一点一行地在试验田里进行手工播种。技术人员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指导村民们进行播种。不同于大田种植,试验田田间管理从土地平整、试验小区设计,到施肥、播种、覆土等等,每一项都有严格要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国内种植分布广泛,山东是主要产区之一。
按照农时,山东花生一般在5月份播种。而麦收之后抢种花生,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晶珊今年的一个新尝试。“想试试麦收之后种,花生长得怎么样。”她说,“这个季节种花生,一天一个样。”就在前一天,她还在青岛的实验室里做实验,忙完手头的工作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东营,立即就要把花生种下去。
在播种的花生中,宇花18号占了大多数。这是全国首个耐盐碱高油高油酸花生品种,诞生在王晶珊和团队的手中。今年3月,宇花18号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的苗头型品种。
与水稻、小麦、玉米等大作物相比,花生是个小作物。一直以来,高油品种培育是花生育种界难题,而经测定,宇花18号籽仁含油率56.7%,油酸含量82.4%,不利于稳定的亚油酸和不利于健康的棕榈酸含量均较低,分别为2.3%和5.7%。更可贵的是,宇花18号在盐碱地种植也能高产。
育种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一般而言,从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筛选,每个品种都是从众多的单株中代代选出来的,并至少经过6代到8代选育。对于耐盐碱、高油花生育种来说,由于花生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差,常规杂交育种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
王晶珊今年63岁,1982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花生育种,与高油、耐盐碱花生育种的“较量”是从16年前开始的。2007年在讲授《细胞工程》课程的“体细胞变异系”一章时,她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何不将离体诱变技术用于花生品种培育?
离体诱变是指人为对外植体等或离体培养物进行物理诱变因素等方式处理。
“在培养基中进行离体诱变,从中分别筛选高油抗旱、耐盐碱等特点的,然后使其再生植株,这样是不是可以培养出高油抗旱、耐盐碱的新品种?”王晶珊说,这是她当年的灵感:如果成功的话,无水浇条件的山岭地和盐碱地种植就有专用品种了。
“组织培养技术与离体诱变技术的结合让效率倍增。”王晶珊说。例如,一粒普通的种子,诱变以后只能得到一棵苗。利用胚小叶组织培养的方式,建立了很好的再生体系,所以育苗再生率非常高,进行离体诱变时,一粒种子可以得到60多棵苗。从进行组织培养离体诱变那一刻算起,4周以后,就可以在培养基上进行高油抗旱、耐盐碱的定向筛选。“普通方法必须得等育成了种子才能测。”王晶珊说,新的方法节省了人力、物力。
然而,即使有了新技术加持,育种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新种质用于新品种培育,每年还要结合海南加代,才能更快进行育种。
“我们从新种质中培育了5个高油新品种,含油量均达到57%以上,最高达到61.05%。”王晶珊介绍,这些品种不但含油量高,而且抗旱、耐盐碱性强。新品种也表现出高产优势,在品种区域试验中籽仁产量均比对照组增产13%以上。
宇花18号就是将高油大花生品种宇花1号作为母本、高油酸花生作为父本,杂交后代利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近红外检测和耐盐碱筛选育成的高油高油酸耐盐碱花生新品种。
这个新品种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全国首个兼具高油高油酸耐盐碱花生品种。2022年,宇花18号花生品种入选国家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就在2023年3月份,喜讯再次传来,宇花18号被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的苗头型品种,市场潜力较大,有望进一步成为成长型和骨干型的品种。
王晶珊和团队在东营盐碱地一待就是十多年。头顶烈日,脚踩泥泞……每年花生播种准备、播种到收获的大半年中,王晶珊大部分时间“泡”在盐碱地的田间地头,观察记录花生生长进度和综合情况,只为选育出高产、高油、耐盐碱、抗病性强的花生新品种。
“农民的种植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王晶珊说。宇花18号籽仁含油率56%以上,普通品种一般为52%左右。按亩产700斤花生果算,能出花生米500斤左右。通常出油量要比含油率减3个百分点,这样一算,700斤普通花生果最多可出245斤油,而宇花18号可出260多斤油。一亩地能多打15斤多花生油,并且是高油酸花生油,这一数字十分可观。
研究从不止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生专用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是加工利用蛋白质,就需要高蛋白育种,如果是生食鲜花生,就需要甜度高、含油量越低越好。”王晶珊说,她期待着试验田中能出现更多“宇花”系列的兄弟姐妹,让花生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