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麦区,大部分小麦尚未返青,总体不会加重小麦冻害;南方麦区应及时做好清沟理墒防渍害。
中央气象台消息,2月7日开始,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至2月9日三天中,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地有大雪、局地暴雪,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雨雪突至,这场立春之后的降温,对正处在越冬后关键期的冬小麦有何影响?来自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的调研和分析显示,这一轮降雨、降雪,将有利于北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萌动返青,也有利于农业生产蓄水和西南地区东部土壤墒情改善。
“经研判,小麦主产区气温预计平均降低4℃-6℃,降幅较小,不会对小麦造成严重冻害。”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党委书记、小麦产业专家团团长刘录祥表示。
南方麦区:拔节返青期宜及时追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麦区,当前正处于冬小麦拔节期。去岁冬季,这一区域冻害整体较轻,仅部分播种早、拔节早的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穗部受冻,但比例很小。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常旭虹介绍,去年冬季,西南麦区如四川、长江中下游麦区如湖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土壤墒情不足,旱情较重。本次降水将有利于缓解旱情,建议降雨前及时施肥,尤其是区域内丘陵等旱地小麦,以充分利用此次有效降水。
同时,在冬季降水偏多的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等地,晚播稻茬小麦需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避免渍害。
而在整个南方麦区,气温降幅普遍较小,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员、小麦产业专家团副团长肖永贵表示,“南方麦区平均降温4℃左右,最低气温基本在10℃左右,将不会对小麦造成冻害。”
北方麦区:降水将有效缓解旱情
立春期间,我国北方小麦最重要的主产区黄淮冬麦区,其南片由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北片及北部冬麦区尚处于越冬期。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专家刘布春介绍,在黄淮冬麦区,去年冬小麦适期播种比例超过90%,少量抢墒早播或播种量过大的地块占2%左右,晚播小麦面积较少,晚播的时间基本不超过15天。
由于去年冬前积温较高,黄淮麦区小麦越冬前苗情长势良好,调研显示,主体麦田为一二类苗,总体生育进程与常年相当。肖永贵表示,“去年冬季气温低、降温快、降幅大,持续时间长,小麦未经过缓慢降温的抗寒锻炼。此外,越冬期降水偏少,较常年少2-5成,各地麦田整体表墒不足,0-10厘米土层水分含量9%-15%,有3-6厘米干土层,未进行冬前灌溉或镇压的麦田,干旱程度偏重。”
“干旱叠加低温加重了小麦冬季冻害程度,超过90%的麦田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多为叶片冻伤枯死的2-3级冻害,对后续小麦生长影响较小。另有约2%因播种过早、过深、过密或跨区引种的地块达4级以上冻害,出现死苗死茎现象。而本次降雪过程可有效缓解旱情,补充土壤水分,有利于小麦返青后的水分需求。”刘布春说。
专家建议:保墒增温及时追肥
当前,北方麦区已开始返青,小麦产业专家团建议,冬季冻害较轻的麦田,降雪前可每亩施用氮肥3-5公斤,促弱转壮;冻害较重的麦田则每亩追施氮肥6-8公斤、磷肥2-3公斤,促进麦苗早发快长和群体构建;尚在越冬期的麦田,可酌情进行镇压,以起到提墒壮苗的作用。
同时,在北方麦区,此次降温幅度预计为4℃-6℃,大部分小麦尚未返青,总体不会加重小麦冻害。而对旱地麦田来说,早春管理除划锄保墒增温措施外,应根据墒情或趁雨雪、返浆时,用化肥耧开沟,每亩增施尿素7.5-10公斤或磷酸二铵5公斤,促进早返青,早生长。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未来一周南方多阴雨天气,刘录祥表示,南方麦区应及时做好清沟理墒防渍害,“田间一套沟,从种喊到收”;北方麦区密切关注天气和墒情变化,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返青。
农谚云,“六九头雨雪连,冷到清明天”,立春后的头几天雨雪连天,往往预示着春天草木发芽时天气会非常冷。专家团提示,低温或将持续至清明节前后,春季易出现倒春寒,引起农作物霜冻害。今年又恰逢闰二月、千年不遇的三重“拉尼娜”天气,可能春季较常年同期气温偏低,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谨防“冷春”对小麦的影响。(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