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关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5101号提案答复摘要。农业农村部明确了在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种粮社会化服务和培育新型种粮主体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农业农村部在答复中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中央财政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方式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涵盖粮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主要利益主体的粮食支持保障政策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近几年,国家连续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有效发挥了引导作用,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和稳定农民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加大种粮补贴力度。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实施了产粮(油)大县奖励、稻谷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防灾救灾和金融保险等一揽子支持政策。
三是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13个粮食主产省全部产粮大县全覆盖。
我国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共支持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二是加大黑土地保护和退化耕地治理力度。2022年,继续支持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聚焦黑土地保护重点县,集中连片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重点推广秸秆还田与“深翻+有机肥还田”等综合技术模式。
三是抓好撂荒耕地复垦复耕。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耕地撂荒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有效遏制耕地撂荒、抓好撂荒耕地复垦复耕等工作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各地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改善耕种条件,引导支持农民复耕。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强化扶持,增强种粮社会化服务供给。
一是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聚焦围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因地制宜支持各类服务主体集中连片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服务覆盖面和补贴精准性,推动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支持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农民,开展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等培训,加快培育种粮能手。
三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四是加强金融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发展生产托管服务,稳妥发展融资租赁等业务,推动提升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社会化水平。
农业农村部表示,下一步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快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种粮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来源:农业农村部)